简•奥斯丁写过侦探小说吗?

后洪荒时代

作者:赵强第302(2011/04/06)期

 
日本海啸时出现的大漩涡



灾难多发周期 

  灾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并非稳定的均衡分布,随着2004年底印度洋大地震引发大海啸,火山喷发、森林大火、飓风、洪水、地震、海啸接踵而至,分布范围之广,密集度和毁伤力都不容忽视。曾经用现代传媒的发达和议程设置来安慰自己,地球一贯如此,灾难源自关注;但统计学意义上的掩耳盗铃逐步被更多的灾难惊醒,地球调成震动模式,不再是民间的戏谑,板块学说、太阳黑子周期、地磁异常和拉马德雷/厄尔尼诺/拉尼娜等环流现象,让专家们也不得不谨慎地指出,人类正面对着一个灾难多发周期的降临。 

  与洪荒时期相比,地球母亲已经非常温柔,摧山移岳和沧海桑田的自然变化如今并不常见。只是人们已把原生的大地改造成密密麻麻的城市、耕地和矿山,越来越少的自然景观,越来越多的人文风光,早就经受不住一丝丝惊扰。人类不再是以往藏来躲去的惊弓之鸟,无论生存还是死亡,我们注定无处可逃。灾难逐步褪去了人和自然抗争的色彩,远古的英雄已然逝去,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的传说渐成绝响。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祈祷、偏见、争执、惶恐、侥幸纠缠在一起的躁动不安,还有政府、军队、救援人员、互联网、电力、食品、燃油、盐混杂出的工业化和信息化悲歌,一切琐碎到令人麻木,又井然有序。 

  后洪荒时代,灾难考量一切,唯独无法要求自然。任何人都不是那个开天辟地的英雄,而只是群聚的民众,依靠着科技、政府、素质、信仰、谣言和阴谋折射出的文明火光,拯救生命、祭奠亡灵、重建家园。当前的局势无论多么险恶,总会过去。怀疑还是信任,谣言还是真相,绝望还是希望,却必然成为我们每个人的选择和担当。而那些变幻莫测的情绪,化为言语和行动,在人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指示着未来的可能性。 

狼真的来了 

  1973版和2006年翻拍的《日本沉没》,不如《2012》那样轰动,如今看起来却五味杂陈。灾难片的类型已经囊括了人们所能想到的一切,但当新闻中真切的画面与电影如此相似之时,很多人失去了欣赏特技和获得勇气的艺术享受,感到一种近在咫尺的恐惧。 

  核泄漏危机尚未平息,13座活火山又暗潮涌动,日本真的会沉没吗?即使现实复制了电影所有细节,但灾难片始终不是预言,拍电影和看电影的心态决定了主角不死的假定,在真正的灾难面前,却只有不死者才有可能充当主角。令人触景生情的还有《哥斯拉》,遭受核辐射而变异的蜥蜴巨怪,口吐烈焰,摧毁城市;而新近的《洛杉矶之战》则延续了人类战胜侵略地球的外星人的武装斗争。邪恶的外星人和怪兽,是必须死去的角色,催生他们的,不仅仅是人类的幻想。 

  对环境、气候、科技以及神秘宇宙的担忧,转化成各种各样的文本。这些文本中,人类总是既有罪,又无辜,秩序、团结、善良、勇敢,是灾难中人性的光辉。能成为经典的灾难片,有点像那个一直喊着狼来了的孩子,狼真的来了,似乎更可怕,但又似乎没那么可怕。一场巨大的灾难,不允许局外人的存在,身临其境,唯一需要战胜的,是自己的恐惧和麻木。 

理性和文明 

  天地的灾变通常就是一瞬间,人们只能凭着求生的欲望和平日的素质来应对,危机意识、历史经验以及教育和训练决定了结果。不同的因果关联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对比流于形式而有些轻描淡写,但人们仍忍不住会去假设,按照自己的假设来褒贬政府效率和国民素质,并因此愤愤不平或沾沾自喜。 

  基于假设或局部放大的事实,不是严格的实证态度。科技的发展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变带来的损失,这是科技能够自足的必要逻辑;优良的制度设计和防患于未然的忧患意识,是现有基础上最好的保障,这是社会得以自洽的充分条件。理性和文明本就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真正值得追求的,也许不是铜墙铁壁似的诺亚方舟,而是宽容和从容。强大的物质只能保护一小部分人,而健全的心灵却可以让大众避免恐慌和绝望。 

谣言和阴谋 

  很不幸的是,大众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来给予自己信心,这几乎是个死循环,因为灾难会一次又一次挑战人们精心准备的一切,否则就不成其为灾难。我们可以设想用空天武器去击毁冲向地球的小行星,也期待着能够预报地震火山以便提前躲到安全的地方,倘使这一切真的如约而至,往往会发现,我们准备得远远不够。 

  谣言和阴谋便不期而遇,信息不透明和没有信任感据说是它们的温床。日本大地震由海底核试验引发,是个著名的谣言。现在有着远比地动仪强大的全球监测系统,地震波和核爆炸的冲击波都能够实时监测到,而两种波形有着明显的区别。政府有必要提供给民众这样的信息吗?2008+5+12=2011+3+11,所以汶川地震=日本地震,是另一些人喜欢的数字游戏。英国数学家盖伊搜集整理了很多纯数学领域的巧合现象,推论出“小数定律”,大意是只要你愿意,正整数数量有限,总能通过各种运算方式来实现巧合。民众有必要将数学进行到底吗?很多机构,譬如科学松鼠会等,努力进行着科普工作,愿意接受科普的人本身不太容易迷惑于谣言和阴谋,但谣言和阴谋带来的氛围,即便是科学家也难逃其害。 

  消除谣言和阴谋背后的目的,也许更为重要,但这不属于科普工作,反倒是信仰和哲学命题。真相摆在那里,知也好,不知也好,无伤大雅。但一个目的摆在那里,如果不是自由意志的选择,我们往往被覆盖在目的表面的话语蒙蔽,这始终是最大的悲剧。民众最保守的希望是全身远祸,任何谣言或阴谋都偏离这个目的,试图争取更多的信徒成为工具。理性可以帮助我们进行判断,却不能帮助我们避免伤害,所有的天灾,其实都可以演绎为人祸。 

人在灾变之中 

  大灾之后,生灵涂炭。老子早就说过天地不仁,视万物为刍狗。无论倡导人定胜天,还是期望天人合一,至少当代的人越来越与自然隔绝,形成了一个个小的自循环体,进而组合成为地球村模式的大循环体。这其中,自然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着,有的活动对人有利,有的活动对人有害,本无所谓。大自然既是父母,也是暴君,天灾是无差别的不仁,不用过于豁达,人们都可以接受,人们不能接受的,是一些人为的灾祸。. 

  原子能专家可以鼓吹自己第N代技术的安全性和高性价比,但面对极端情况的无力和核废料处理的无能始终是需要子孙去解决的技术难题。我们总是天真地相信自己的子孙后代比我们聪明,却从来不看我们这一代人是否能够超越自己的前辈。给后代留下危机重重的局面,势必引导他们的注意力方向,让他们陷入解决问题的迷局,从而丧失创造未来的空间。 

  核电之外,类似的技术、建筑、制度,还有很多很多——天灾中的幸灾乐祸、资源匮乏后的掠夺和战争、安定环境中的麻木不仁,这些几乎是随时都在发生的事实。也许这样更自然,但更自然并不意味着更人本,我们期待着子孙后代能够出现伟大的政治家、天才的科学家、震撼的哲学家,但我们却不打算给他们留下孕育这些翘楚的空间。所谓造福人类的口号,往往是利益集团挂羊头卖狗肉的幌子。 

  天灾不足惧,人祸最可畏。每个人都被囚禁在利益团体中,或者自己贫乏的思想囚笼里,被利益和欲望驱使,或是被无知和花言巧语蒙蔽,这就是灾难的根源。“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人本顶天立地,为了莫须有的安乐,囚禁了我们的心智和肉体。打破囚笼,我们便回到了洪荒时代,看似灾难更多更大,但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热血沸腾,用史诗般的华丽乐章书写出人类崭新的梦想。这也许是个梦想,但至少是个温暖的可以触摸的希望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