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桑塔格的丑闻”

走向世界的中国书法 ————评祝敏申主编《大学书法》修订版

作者:吴振武第332(2012/08/22)期

编者按: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书法是一个独特而重要的门类。在这一领域里,澳大利亚华裔学者祝敏申博士主编的《大学书法》成为我国高等书法教育通论的开拓力作。该书初版于1985年,畅销数十万册,影响遍及中国两岸三地,乃至韩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祝敏申博士也因为在该领域的突出成就获中国书法家协会首枚荣誉海外奖章。该书修订版于近日问世。 

  近日喜读祝敏申博士主编的《大学书法》修订版珍藏本,这使我回想起27年前的该书初版,甚为感慨。敏申自1984年负笈澳大利亚以来,尽管常年身处海外并在英语社会里生活和奋斗,但他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执著,辛勤耕耘,孜孜不倦,为弘扬中华文化20余年如一日。如今这部已行销数十万册的名著又有修订新版问世,无论对敏申自己的名山事业,还是对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一件值得庆贺和赞许的好事。 

  一 
   
  《大学书法》对中国高等书法教育体系的建立起了开拓性的作用。 

  祝敏申主编的《大学书法》是我国第一部正式出版的高等院校书法教材。中国自古就有高等书法教育的传统,如唐代的国子监和弘文馆。在中国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洪流中,百废待举,大学生的书法教育被提上议事日程。大学传统的文史哲领域里本有可观的优秀教材积累,而高等书法教育则不具备这一条件。所以,如何定位大学书法教育的宗旨,如何构建大学书法教学的体系,在当时完全是一个需要填补的空白而有待于探索和开拓。 

  祝敏申和《大学书法》幸运地植根在复旦大学这片学术沃土上。敏申当年作为一个本科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就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得到鼓励支持,独立编写教材,独立开设了这门创新的大学书法课。 

  首先,敏申对大学书法课的宗旨定位是准确的,那就是为了“提高文科学生的素养”(后来的实践证明,其效用已远出“文科学生”范围)。高等院校的书法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为教写毛笔字。所以,这部教材必须有高校的理论学术水准。大学生上书法课,除了要“写字”,更要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渊源、理论研究、审美特征,乃至书法与其他学科和艺术门类的关系等等,这样才能在学术文化素养上真正融会贯通。同时,对书法理论的了解和对作品的鉴赏又有助于学生的下笔实践。这一宗旨,在这次修订版中又得到了进一步贯彻。正如作者所指出的,时代在进步,汉字的书写在被电脑化,但中国书法的特质及其对提升大学生素养的作用,非但不会被湮没,反而将更加得到发扬光大。 

  在这样一个定位的前提下,敏申把全书分成上编“理论之部”和下编“技法之部”。全书贯穿了学术理论与技法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既有学术领域的“书法学”,也有艺术领域的“书法”。其结构涵盖了书法理论中的汉字史、书法史、书学史、书法美学,书法艺术实践技巧中的书法工具、基本笔法、篆隶楷行草各书体和篆刻。这部约30万字图文并茂的大学教材,就是一部内容系统完整的中国书法通论。上下两编的内容可以交叉阅读学习。对大学生或中级文化程度以上的书法学习者而言,此书为他们进入中国书法的恢宏殿堂并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全景,提供了一条既有高度又十分便利的途径。 

  对于该书上编“理论之部”学术价值的评论,我将会在后面展开。这里,我先强调其下编“技法之部”的特色。该编邀请了几位当代一流的书法名家分头撰稿,各位作者所撰写的章节又都是他们各自最擅长最杰出的领域,如翁闿运之楷书、周慧珺之行书、张森之隶书、潘德熙之篆书、韩天衡之篆刻,均为一时之选。他们的经验和技艺,显然都是度人之金针。一部著作里能集各名家各书体之大成,而不局限于一家之言或某一书体,这样的强强组合无疑大有益于学习者,这也是该书体系上的一个重要亮点。 

  应该说,《大学书法》这样一个体系在当时是首创,对开拓构建中国高等书法教育具有里程碑式的贡献,在今天仍然可视为同类书籍中的经典之作。 

  二 

  《大学书法》的上编“理论之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可以视为一部学术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书法学”概论。 

  系统论述中国书法学之困难,源自其研究对象本身的博大精深。中国书法的表现对象是极为丰富的汉字,不充分理解汉字的发展历史和特点,就难以深入准确地观察和论述书法史的发展。书法学又同其他学科如传统金石学、现代考古学、传统碑帖和版本学、古文献学、古典美学,以及其他艺术门类如绘画、造型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要完成这样一部概论,就必然要求学术上的扎实功底和广泛背景,而不仅在于书法上的造诣。 

  祝敏申作为一位语言文字学者而著称,他把书法视为汉字研究的延伸来考虑。他亲自执笔的“理论之部”,体现出他胜任这样一个学术任务的深厚功力。我愿以上编的章节为序来说明。 

  第一章《汉字——书法的表现对象》和第二章《中国书法史纲》 

  祝敏申在这两章里充分体现了中国书法研究和中国古文字研究的结合。 

  当代中国古文字学是一门建立在传统小学、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传统金石学和现代考古学等多学科基础上的前沿学科,有丰富的地下出土材料作为其源源不断的研究资源。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的中国书法,与古文字学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中国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发展历史密不可分。但在《大学书法》问世之前,研究中国书法和研究中国古文字还是两个距离较大的领域。祝敏申在编写本书时,扩大了传统书法以碑帖材料为主的研究范围,关注和强调了出土文字材料对中国书法史的意义。他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突破,为中国书法史的研究带来了许多更令人信服的新成果。如:他在论述汉字的象形性和抽象性之关系时,根据最新的出土材料和他对《说文解字》的理解,提出了“汉字是以象形和指事为两大途径并行发展起来的”这一新观点。 

  他根据著名的《殷契粹编》第1468号习刻甲骨、甲骨卜辞不同贞人所表现出的不同字体风格、商代青铜器铭文的笔画提按痕迹、商代妇好墓铜器铭文中的文字排列方法等出土材料证据,指出商代对文字的使用已经有了明确的审美要求并出现了不同的审美范畴。可以据此确定中国书法史的端始,至少早至商代。是为不移之论。 

  他指出古文字材料中的类似所谓“蝌蚪文”的书体,实际上是用笔不藏锋不收锋的书写习惯所导致。 

  他基于秦汉间大量竹简帛书材料,说明了隶书起源于篆书的随意简捷写法,从而完成了古文字向今文字的演变。隶书的快速书写简化字体,就是传世的章草。 

  第三章 《传统书学概述》 

  界定和说明“书法”和“书学”这两个既有密切关联又相对独立的概念,是本书的一个重要贡献。 

  敏申提出,书学是研究书法的学问,书法属于艺术实践范畴,书学属于学术理论范畴。书法是书学的基础,只有书法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会对它有所评价、总结、研究,这样才有了书学。反过来书学的进步又对书法的发展起到指导和促进的作用。他对书法和书学两者关系的界定科学而清晰。 

  古人对书法的论述浩如烟海。敏申从横向归纳出书家心得、书体研究、对书家和法书的品评、书法史、技法理论和杂著等六类;从纵向梳理出历代书学发展的特点——秦代的书学胚胎与文字学、魏晋南北朝书学从萌芽走向成熟、唐宋两代是书学的鼎盛时期、元明到清初书学同书法一起中衰、清乾嘉以降碑学崛起是传统书学走出困境的强劲尾声。他对整个中国传统书学作出这样的梳理,不仅方法正确,理路清晰,而且观点新颖,立论公允。 

  对这一章内容我还要特别指出两点。 

  一是对《淳化阁法帖》系统的梳理。宋《淳化阁法帖》又简称《阁帖》,是历代流传真迹墨宝之外最重要的中国书法史资料之一。但其版本繁复、头绪纷纭,向称难点。敏申在本章中排出一张“阁帖系统略图”,把纷繁的版本流传系统变得一目了然。这一张图表不知凝聚了作者多少心血,的确是中国书学史上一个重要课题的独创性工作。 

  二是把清代“碑学”的崛起放到当时的今古文经学学术史和晚清政治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既肯定了《广艺舟双楫》在当时环境下冲决罗网的历史进步意义,又指出了它局限于今文经学的偏激之处,应该说是比较全面的。 

  第四章《书法美的原理》 

  敏申善于梳理头绪和融会贯通的研究方法也较充分地表现在本章中。他创造性地把中国书法的传统审美原理同西方美学的主要审美范畴结合起来进行比较研究。把对书法之美的众多形容与表述,归纳为端庄雄伟、飘逸秀丽、纵横奇倔和工整精细四个主要审美范畴,这不仅符合中国众多书法艺术作品的实际,又能一一同西方的主要审美范畴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了中国书法的美能为世界其他民族所接受的深层美学原因。 

  我特别同意这一章对书法美的独创性与规则性关系的论述,这是衡量书法美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支持作者的观点,书法美的独创性,必须遵循一定的法则,主要是中锋行笔的线条以及符合汉字规律的结构和章法。 

  三 

  基于该书的上述特色,它在1985年初版问世后就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1987年在香港易名为《书法学习与欣赏》出版发行。《大学书法》的使用范围和影响遍及中国各地(含香港与台湾)和非汉语地区的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成为这一领域内的标志性著作。 

  作者没有满足于初版的成功。《大学书法》自2010年开始修订,到2012年完成。修订版吸取了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研究材料,在原有的体系框架下,立论更加扎实。修订版增加了在过去27年里已故的当代书法大家如林散之、启功、沙孟海等的作品,使迄今的书法史更加完整。修订版同时表述了各位特邀撰稿书法家的最新艺术心得。翁闿运先生虽已作古,潘德熙先生对其原作进行了修订,以竟其未了之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复旦大学出版社精心扶植了这部品牌书,他们不惜工本地对装帧插图做了全面的更新和彩色化,使修订本成为一座浓缩的中国书法艺术宝库,叫人赏心悦目,爱不释手。 

  我祝愿《大学书法》修订版继续保持和发挥它在高等书法教育领域里的影响力,在更多的大学生和书法爱好者中广泛传播,并对在海外推广弘扬中华学术文化起到更大的作用。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