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议印度的征婚广告

漫议印度的征婚广告

作者:陈满华第348(2013/04/24)期

 
《规则改变》海报



  在现代社会,广告征婚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有相当一部分男女是借助征婚启事才得以走进婚姻殿堂的。在当代印度,一方面青年男女自由接触和恋爱逐渐多见,另一方面公开发表征婚启事仍是许多青年男女采用的一种寻觅另一半的方式。在印度众多的英文和当地语言的报刊上常常能见到征婚广告,就连一些很严肃、政治性很强的报刊(如有名的《政治家报》、《电报》报)也登载这类通常置于“matrimonials”总标题下的各色征婚广告。请看以下两则征婚启事: 

  1. 本纳吉,婆罗门,28岁,175厘米,文学硕士,一家跨国公司高级职员,月薪21000卢比,父亲工程师。征25岁以内、165厘米左右、肤色白皙、苗条、漂亮、至少有本科学历的新娘。GW3319信箱,《政治家报》,加尔各答——700001。 

  2. 一个殷富而有文化背景的刹帝利家庭的独苗女儿,25岁,5英尺2英寸,貌美,中等肤色,在读英语本科学生。寻求与一位30岁以内、5英尺5英寸以上的家在加尔各答的已有较好职业(工程师、讲师、医生)的男士联姻。马上结婚。电话:478-6381。 

  中国人读这样的征婚文字,总会觉得有点异国情调,有点世界史知识的人大概都能猜到这是印度人的征婚广告。的确如此,这是我从印度的英文大报上采集的两则征婚广告样品。 

  作为征婚的文字,这些广告自然要点出征婚者的性别、年龄、身高、职业(如果有职业的话)、收入情况,等等。若有必要,还会对应征者就这些基本情况提出一些要求。这与我国的同类广告是一样的。但除此之外,印度的征婚广告还有自己的“印度特色”。据我的观察,这些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标明征婚者所属宗教和种姓。例如说明征婚者是印度教徒,还是伊斯兰教徒或是基督教徒,等等。印度是宗教大国,可以说人人都属于某一宗教。在当代印度,不同宗教的男女仍然是极少有通婚的,所以对绝大部分人来说,在征婚时点明自己的宗教仍是必要的。说明了自己的宗教身份,也就意味着对方应是同一宗教的,除非另有说明。印度教是印度占优势的第一大教,印度教徒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印度教徒在征婚时一般用不着直接说明自己是印度教徒,因为对他们来说,还有另一件事通常是不可忽略的,即要说明自己的种姓,而种姓制是印度教的特产,故在介绍自己的种姓时也就等于声明了自己属印度教。种姓有婆罗门(一等)、刹帝利(二等)、吠舍(三等)、首陀罗(四等),还有等外的“不可接触者”。一般说来,男女要结婚,同是印度教徒还不够,还要属于同一种姓(甚至同一种姓中的同一次种姓或小种姓),这一条件是很苛刻的。我注意到,不要求种姓相同的广告是极少数,而且若是属于此种“开明”的征婚者,也一定得说一句“caste no bar”(种姓无碍),否则非同一种姓的印度教徒是不敢应征的,更不用说属于其他宗教的人了。 

  值得一提的是,低等种姓者的征婚广告很少见,我还没有读到过首陀罗和“不可接触者”的征婚广告。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种姓的人仍相对处于社会的低层,因为在报刊上登征婚广告的家庭都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条件大都不错,广大的住在贫民窟里的人是不会在报刊上登征婚启事的。 

  (二)交代家庭背景。印度的征婚广告大都提及征婚者的家庭背景,常常提到的是父亲的职业、社会地位等。如果母亲也有工作,还介绍母亲,有人甚至还介绍兄弟的职业、收入。中国人若在征婚广告中谈这些,人们会觉得是在炫耀,很多人会因此对征婚者有不好的印象。但在印度这是很自然的,因为印度很讲究门当户对,绝大部分婚姻仍是由父母(主要是父亲)包办的,连这些婚姻广告也绝大部分由征婚者的父亲大人撰写。找对象时,对方的家境、父母(尤其父亲)的职业、地位,通常是考虑的重要因素。 

  (三)征婚者(特别是女性)往往还介绍自己的肤色,或对对方(主要是男对女)提出肤色要求。历史上,印度多次被外来者征服,这些来自不同地域的外来者在印度半岛上定居,其中一些人的后代与原有的皮肤黝黑的印度人融合,这样印度便成了一个人种混杂的国家,所以人们的肤色很不一样。黑的与一些非洲黑人一样,白的甚至比一些欧洲人还白,当然介乎黑白之间的肤色还有很多种。既然肤色多样,人们也就会有不同的选择,因而便出现了广告中注明肤色的倾向。自然,白色的或所谓“小麦色”的(wheatish)往往有一种优越感,这一方面是因为人们大都喜欢浅肤色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浅肤色的往往有“上等人”的家庭或祖先背景。 

  (四)有些征婚广告表示应征者希望甚至要求尽早结婚或马上结婚。有这种要求的广告尽管比例不大,但绝不是个别的,确是惹人眼目。咱中国人找对象,即使因为某种原因想尽早结婚也不好意思在广告里作为条件提出,但印度的征婚者(确切地说是征婚者的父母)可没有这般腼腆,他们会在广告中直接用“早点结婚(early marriage)”、“马上结婚(immediate marriage)”这样的字眼。你千万别以为是征婚的小伙子或姑娘条件不好,害怕娶不上老婆或担心嫁不出去而饥不择食了。不信你看,这类征婚者往往条件蛮不错的,年纪也不大,有的只有20岁刚出头呢。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有人告诉我,凡此种广告,大都属如下情况:征婚者家里还有弟妹已找好了对象,着急要结婚,而征婚者本人尚未找好。在这种情况下,按印度的传统,一般是弟弟、妹妹要等哥哥、姐姐结婚以后才能结婚,特别是妹妹不应抢在姐姐前进洞房。这一传统虽然如今已有所动摇,但仍有很大市场,所以这时,为大的哥哥、姐姐也会觉得有压力,便需要早日找到对象,早点办喜事,以早日搬开自己无形中为弟弟、妹妹设置的绊脚石。一般地说,妹妹早于哥哥结婚已不鲜见,但妹妹要早于姐姐出嫁一定会有舆论压力。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例如,有的姑娘的父亲患有重病或已故去,家里便会想尽早把姑娘嫁出去。因为在印度,一个姑娘尚待字闺中父亲就已去世,这对她的婚姻是很不利的。 

  此外,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女性的征婚广告多于男性的。我所读到的几家英文大报上的征婚栏目都有这一特点,而且情况很相似。通常是征新郎(groom wanted)的大约占三分之二,剩下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征新娘(bride wanted)的。关于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我至今还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解释,那就暂且存疑吧。 

  在印度,颇具特色的征婚广告是这个文明古国当今社会生活的一道有趣的风景线,它部分地折射出了印度社会中比较普遍的恋爱、婚姻观。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