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的生长,另式经典的潜蛰

盐的生长,另式经典的潜蛰

作者:张瑞 第419(2016/09/21)期

 
《听盐生长的声音——80后短篇小说集》(中英双语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年6月第一版,定价:45.00元 
 
《巨象》 
 
《塞纳河不结冰》 
 
《听盐生长的声音》



  时下中国,“XX后”已成为人们时常用以区分不同代际的一种标签,重在指向这一界定下同一代人所具备的群体性特征及他们在特定时代中的集体经历。可以说,“XX后”既体现出历史时间概念,更是一种身份概念。“XX后”的标签滥觞于对80后一代人的指称,这主要源于此代人出生时段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不仅使他们的成长环境迥异于其父辈、祖辈,更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思想形态和生命体验,促成了其不同于前代人的独特的代际景观。 

  最早受到关注的一批80后是通过作文竞赛、文学刊物和网络文学平台进入公众视野并确立文学声名的青年作家,如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80后作家群体自从在文坛崭露头角,就饱受争议,褒贬不一。时至今日,80后写作进入公众视野已接近二十年。于此期间,不乏80后作家由于成功的市场运作,推出了一些个人品牌化的文学读物,如郭敬明主编的《最小说》、张悦然主编的《鲤》,并从中获取了显著的商业利益,形成了一种80后文学的市场消费景观。 

  但是,这一群体的写作却鲜在国家级文学奖项中露面,似乎与传统写作为主的主流文坛平行相驰,与成为经典文学作品更显无缘。盘点80后作家的文学创作,一大质疑声音源自这一群体笔下的文字通常囿于个人经验的陈述,缺乏历史意识。与传统主流文学相比,尤其是比照他们前代作家的创作,80后文学创作则愈发显得缺失某种厚重感。这种厚重感往往来自对当下社会的观照,对历史和所处时代的思考,对突破个人感受的普世层面的人文关怀和人生价值探索等更深层次的挖掘,这些构成了文学作品发展为经典文本的潜在可能性因素。那么,针对80后写作的这种质疑是否意味着这一群体的文学创作缺乏经典化的可塑性?或者说,其在日后的文学史书写中是否仅限于以文学现象的面目出现,并不存在成为文学经典的可能?新近出版的《听盐生长的声音——80后短篇小说集》(中英双语版)可以视为面向这一疑问的一个初步探索。 

  此部选集收录从80后作家的创作中选取的16篇优秀短篇小说,并将其翻译为英文,编录成集。而该作品集的意义绝非限于为这些出自80后作家的出色短篇小说提供英语这种国际语言的呈现,其更大的潜在价值在于藉由翻译和编选,在中国当代文学谱系中为80后写作这一支勾勒出另式经典的雏形,也为未来的文学史定位提供参照。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入选该作品集的这些短篇小说从不同角度展现出,渐已步入中年的80后作家无论出于自觉意识,还是外在舆论的推动,对80后创作体现出的一些群体症候性的局限已经有所警醒,并选择主动冲破。 

  个人情感经历,尤其是两性情感,是80后写作群体惯常表现的一大题材。本部短篇小说集中的多篇作品都对这一主题有所涉及,然而,这些文字为读者打开的阅读视阈并非止步于此。小说《巨象》以年近30岁的青年李生的私人情感经历为线索,着重叙述了他与同样出身农村的女大学生小彦之间的情感纠葛,其间穿插了少量着墨李生与另外两位出身本地大都市的大学女同学恋爱、结婚的情节。李生多次在身为城市本地人的前女友和其父面前深感“矮人一截”,而这都根源于他对自己“山里人”的出身和由此带来的经济窘境的认知。在他眼中,与城市出身的女性恋爱并走入婚姻,象征着真正进入城市,实现由农村外来人口到城市本地居民的身份转变。因此,与前女友的分手更多带给他的是未能真正进入城市的沮丧,与另一个有房、本地城市女同学结婚的结局让他觉得终于被这所栖身多年的国际都市所接纳。而在与自己出身相同的小彦面前,李生处处体现出的心理优越感全都建立于他早于小彦来到这个都市和拥有比她更多的城市生活经历。透过80后李生的都市情感经历,小说《巨象》折射出当前中国社会现实的一个侧面。自上世纪末最后几年,大批来自农村的80后年轻人通过高考进入城市接受高等教育,他们中的多数想通过个人努力,毕业后在大城市安家落户,以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然而,不少人却慢慢发现,即使自身努力,他们的农村出身和成长经历在城市人眼中始终是一种难以消匿的身份烙印,这些年轻人和同龄的城市人之间有着一道身份鸿沟。置身多年的城市于他们而言,仍然缺乏某种归属感。而且,并不富裕的家庭经济状况在越来越高的城市生活成本,尤其是一路攀升的房价面前,令这批出身农村的80后愈加感到城市梦想可能越来越远。当下中国社会里,越来越大的都市生活压力并非仅仅困扰这些农村子弟,对于想在大都市安身立命的80后而言,这已成为一代人面临的一种普遍的生存境遇。 

  选集中另一篇小说《毛坯夫妻》对这代人的现时生活状况进行了更加“赤裸裸”的描画。故事主线虽为大学毕业后留居北京的一对年轻夫妇的情感生活经历,但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作为故事的整体背景尤为突出。这对夫妇迫于经济状况仅能支付得起北京东五环外十五公里的一套毛坯房的首付,家中除厨房和卫生间装修过,其他空间依然保留毛坯原样。还有《飞利浦牌剃须刀》中,男主人公小加的哥哥因结婚买房的压力时常与女友和父亲产生摩擦。可以说,作家笔下的这些情感纠葛影射出很多80后在都市的现实生存境况,体现出个人情感之外的更为广阔的社会视角。 

  如果说上述这些作品背后折射出的社会镜像重在观照人与置身其中的外在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那么,针对人内部的心理、情感体验,80后作家又做出了怎样的探索?长久以来,对80后写作的一大诟病在于这一群体笔下的内心经验,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下自我经验的陈述往往囿于个人情感的宣泄,缺乏与社会、时代的联系,透露出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同时这些内心体验也没有在哲学、精神等更高层面的升华。入选《听盐生长的声音——80后短篇小说集》的多数作品都对这一主题有所涉及,但是这些文字却从不同角度、程度上体现出更深层面的情感体验和视野。 

  《塞纳河不结冰》中,主人公“我”对跳塞纳河自杀的故友苏美扬的那种牵念与爱情并无直接关联,而是更多建立在真正相知相惜的基础上。作者以第一人称透露出的“我”的那种孤寂和落寞,实际上道出了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普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日渐淡漠的情感窘境和很多80后在生活打拼之余时常感到的某种内心深处的情感缺失。《一个末世的故事》以科幻想象为主,但调侃、戏谑的口吻背后却直指人类灵魂深处最为平淡和朴素的情感渴望。80后一代的离婚率远远高出其父辈、祖辈,这也使得离婚、婚外恋等婚恋现象成为80后写作中常见的一大主题。《戒·子》一文围绕一对年轻夫妇因生育问题产生的情感波澜展开叙述,其间穿插的两代人的情感经历深深触动了两性情感中不离不弃的动人情愫。故事一反常见的消极情感语调,对80后一代的情感经验给予了“正能量式”的刻画。《厚煎鸡蛋卷》以原配妻子和第三者——女中学生的对话构成主要情节,涉及的婚外恋题材在80后的情感书写中并不鲜见。然而,两个不同年纪的女性围绕情感、生活展开的碎言片语,却传递出作者对步入中年的80后一代的婚姻生活颇具哲学意味的思考。而且,对烹饪过程和美食品相的精细诗意描写,也体现出近年来日渐走俏的“美食文学”的特色。 

  更为值得关注的是,此选集中的一些作品在更深层面触及对人性的洞察和发掘,是80后视角下普世层面的一种人文关怀,而这也恰恰是80后写作可能创造出另式经典的一大潜蛰因素。《密斯特保罗》中,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我”对自己上班的咖啡馆的常客保罗先生深怀厌恶却无正当理由,这位落魄文人对“我”的惺惺相惜甚至激发了“我”对他更多的恶意。“我”一面以不断“升级”的行为表现出对他日渐加深的恶意,但另一面,“我”却不能否认自己内心深处也对保罗先生尚存惺惺相惜的情愫,并且对自己的冷酷和无情感到内疚。作者通过对“我”的心理刻画,透射出人性丑恶和复杂的一面。《李丽妮,快跑!》中的主人公——精神病科年轻护士李丽妮对自己日常的医务工作深感厌烦,和同事屡出差错。然而,一场医疗事故后,纵使医院领导、同事都劝说,甚至命令她掩人耳目并“无险”脱离责任,但出于人性最深处的善良,李丽妮不厌其烦地向各级领导请求处分以挽救病人不被截肢。这与大众视野中80后标签投射出的这一代人情感冷漠、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的形象大相径庭。 

  对于人生价值的探求历来都是经典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而80后写作一直以来倍受诟病的一大症结就在于缺乏人生价值层面的思考。如今,80后一代已步入中年,曾经突显在这一代人身上的自由个性和反叛精神似乎渐已褪色,不少80后作家开始用文字对人生展开更为成熟的思考。此选集开篇小说《家》的故事内容直接指向人生价值这一命题。男主人公井宇和其同居多年的女友裘洛在他刚获升职之际,于同一天不约而同地离家出走。而此时的二人,经由奋斗已有殷实的生活,而且未来生活会愈渐富有。然而,他们都对这样的生活状态感到厌倦和不满,深觉良好的经济条件并未带给他们真正的人生价值。于是,二人选择离家出走,以各自的方式在地震赈灾志愿者服务中寻求缺失的人生意义。 

  80后笔下对“性”的讨论历来都显得“大大方方”。选集的末篇《G代表女神》更是以科幻手法和夸张化的情节,展示了一幕人类欲望主导的疯狂图景。有着先天生理缺陷的G女士从大学时代起就以彻底实现女人的存在意义为念,把实现先天不可能拥有的性快感作为人生追求的全部内容,由此引发了一系列交杂着科学实验、经济交易、娱乐场景,以致最后逃亡的光怪陆离的人生经历。最终,她在历经逃亡的艰险之后,终于醒悟她从未爱过父母以外的任何人,发现她成为了自己的信徒,却无以牺牲,于是发出了“全是高潮的人生是否就意味着没有高潮”这样的疑问。就在她决定在幻灭中结束自己生命的时候,F先生挽救了她。F先生的“有节制”的生命状态彻底惊醒了G女士,他们在自然的交流中最终达到了真正的高潮。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刺激人类的欲望不断膨胀,使物欲、人欲横流的时代色彩愈显浓厚。透过文字,作者对自我欲望无限膨胀最终只能陷入虚无的价值指涉显而易见。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这些作品渗透有某些面向的人生哲理,那么,《看不见的星球》可谓是一部从头至尾围绕哲学命题展开的小说。作者透过“我”对一个孩子讲述的几个外星球上生物的奇幻生活场景,影射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和现象,但最为值得关注的,是出自“我”口的描述处处隐含有对人类社会的思考,并且向“历史”这一权威书写形式发出了哲学层面的解构和质疑。作品的科幻笔触背后,着意透露的是作者的历史意识和哲学思考。 

  青春期的成长经历是80后作家的文字中最为常见的表现题材。近年来,市场表现颇佳的“青春回忆系”文学、电影等文化产品最为热衷讲述的一大主题就是80后一代青春期的集体成长经验,这是现今以80后为消费主体的这一类型文化产品最为重要的消费内核和票房源头。此部短篇小说集中,不少作品或多或少对青春期的个人成长经历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描写,体现出80后一代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不同于他们前辈人的失落、迷惘、孤寂等多种体验。与此部选集同名的作品《听盐生长的声音》,就是一部见证个体成长的青春小说。作者围绕主人公“我”在盐湖区工厂工作、生活期间,高中同学小汀带女友金静对“我”的一次探访经历展开叙述。“我”对这片盐碱地的憎恶处处折射出自己对当前生活的绝望和精神状态的空虚。然而,他们的探访,尤其是与金静的交谈,促使“我”其后的生活发生转折。他们走后,“我”的内心趋于“尘埃落定”,生活内容开始日益丰厚。小说中,盐的生长隐喻主人公“我”的成长,盐粒包围而成的白色世界虽然单调,却蕴含着某种生命的厚实感,见证着生命在悄无声息中蓬勃生长。或许,这也暗示出本部80后短篇小说集以“听盐生长的声音”作为书名的主要原因——希望借入选作品向读者展现出80后写作群体也在经历某种“创作成长”,而且至今已有盐花结晶。 

  可以说,《听盐生长的声音——80后短篇小说集》收录的16篇作品体现出的文学视阈从不同程度上超出了长久以来80后写作倍受诟病的狭隘经验和视野,这些小说对经典文学文本涉及的一些主题、元素已有触及。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一代作家展现出的这些日益丰厚的文学经验,恰恰构成了若干年后80后写作可能浮现经典文本的潜在可能。而此部短篇小说集的编者在作品编选层面的良苦用心,无疑也可视作这一趋向的助澜。 

  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的英文译作,皆出自母语为英文的文学专业人士和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可谓译品不俗。中英双语版本合为一体的出版形式,亦方便读者对原作和译作进行对比阅读,洞悉译笔的精妙。囿于篇幅,此部80后短篇小说集的其他出色之处,还有待读者亲自扶卷体味。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