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行朝圣的缪斯——张子扬诗集《梦海》俄译本序言

来自人工智能的拷问:人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

作者:赵颖第459(2018/07/25)期

 
图1:恐怖谷理论示意图 
 
图2:世界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 


这是一个撕裂的时代,60年代生人还不能很好地和互联网握手,80年代生人熟悉并依赖互联网,而00后已经把电子产品看作他们最亲密的朋友。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到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的技术革新间隔越来越短,技术的迭代越来越快。如果说工业革命是为了补充人类有限的生产力,将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逐渐解脱出来,那么人工智能则是让技术更好地理解和服务于人。至此,甚至让人产生一种错觉:社会期待机器更像人(快速识别、模糊处理、善解人意等),同时期待人更像机器(超强记忆、输出稳定、更加理性等)。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对它又期待又害怕——期待的是,有很多产业的智能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进一步把人类从不必要的体力劳动中抽离开,并能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助力;害怕的是,人工智能能够处理的业务越来越多,可能会引起某些行业的大规模失业,于是有人开始担心自己会被人工智能替代,从而变得一无是处,最终被社会淘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将会变得越来越像人,也许最终,它将和人一样拥有人性化的一面,既能作恶,也能行善。目前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究竟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都只是猜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人工智能像洪水般涌来,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已经势不可挡。这一切不禁让我们发问,面对人工智能,人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 

  一、恐怖谷理论(Theun-cannyvalley):人们为何害怕人工智能? 

  发明家爱迪生说:“地球上的一切工具和机器,不过是人肢体的知觉的发展而已”。这句话点明了工具的内涵,即工具是人脑和人手的延伸。某些理论认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这使得人类的大脑越来越灵活,最终发展成“人类”。当然,近期的科学研究有了新的说法,认为人并不是为了使用工具而直立行走,相反,人是直立行走后,手得到了解放,才开始使用工具。而直立行走为大脑重量的增加提供了条件,人才变得越来越聪明。无论哪一种说法,工具对于人的意义都是重大的。人如果不会使用工具,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地球霸主,垄断地球上的资源,并发展出各种思想和文化。因此,人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亦即工具性能的提升,是有自然的需求的。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蒸汽机引爆了各种机器的诞生和使用,这是一次替代“人手”的革命,把人类从无数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一部分,而这一次革命,也理所应当地造成了大量的工人失业。与此同时,新的岗位正在被创造——工人在接受培训之后,学会了如何操作机器,从亲自从事体力劳动到操作机器从事生产。应当注意到,在那个时候,技术的迭代速度不像现今这么频繁,失业的工人经过简单培训是可以再就业的,也就是说,培训的时间要小于技术迭代的时间。因此,人类更多享受到了机器生产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物质生活的丰富,而极少产生对于机器的恐慌情绪。 

  而这一次,面对人工智能,情况变得不一样了。如果说之前的革命是替代“人手”的革命,那么这一次,技术试图替代“人脑”。相比“人脑”,人工智能具有很多先天的优势,如高速计算能力、超强记忆能力等,这些能力是人类力不可及的,但是这些能力并不让人类害怕,因为它们更倾向于“工具”的特质,它们毫无创造力,只是在算法的支持下机械地完成人类的命令。然而,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突破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人工智能开始具备学习能力、模仿能力、沟通能力等,虽然还很初级,但已经能够轻易击败人类最顶尖的棋手(用一种完全不同于人类学习模式的方式)。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就很令人恐慌了。 

  根据恐怖谷理论(图1),机器越像人,会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但是在临近“健康人”的曲线附近,会突然遭到人们的极端反感,给人带来恐怖的感觉,形成“恐怖谷”。这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接近健康人又有所差异的一般来说都是携带不良基因或身怀恶疾的人,因为这部分人不利于进化,因此人类对这一部分人带有恐惧和排斥的心理。但是,在机器人和人的相似度达到95%以上时,人类又会重新产生喜爱和亲近的心理。图2是世界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或许在外形上落入了恐怖谷?恐怖谷理论主要是从外形来判断的,在此处,我们把这个理论引申到智力和心理层面。当机器的智力和心理(尤其是心理)接近人类但和人类又有一定程度的差别时,人类同样会产生恐惧心理。 

  此外,这种心理的另一面还来自对于未知的恐惧。普通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并不了解,只能想象,将来的发展是未知的。人们会想,人工智能什么都可以做了,那么我就会失业。这种担忧并非杞人忧天,人工智能技术一旦爆发,人类就有可能面临大面积的失业,而且新岗位的培训时间又可能长于技术迭代的时间——也就是说,人类在通过学习胜任新岗位后,这个新岗位又被技术淘汰了——这种失业就会是断崖式的。高学历的人群也在恐慌人工智能。有人在某高知论坛上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实验本身充满了复杂的逻辑,其核心是对未来出现的高级且恶意的人工智能的勒索的担忧——这个思想实验被列为“禁术”,因为版主认为这会提高这种人工智能出现的概率。看,高知对未来高级人工智能的出现也充满了恐慌,因为一旦出现并具有了自我意识,这种人工智能就会是一种超越人类的存在。而这样的情况究竟会不会发生呢?无法预测。 

  二、当下之拷问:如何避免被人工智能取代? 

  人工智能将会对市场和劳动力产生巨大影响——无人驾驶汽车将迫使司机转行;诸如特斯拉的机器人流水生产线将吞噬无数制造业岗位,如今1200万制造业岗位已经开始锐减。然而这个数据仅仅是个开始。人工智能飞速崛起,脑力行业受到了极大的波及。几年前,我们还没法想象,有些行业没有受到培训的专业人员参与会是什么样子,尤其是教师、医生、财政咨询师、股票经纪人、营销人员和商业咨询师等职位。如今,这已成为现实。 

  那么人类应当具有什么样的能力,才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呢?目前主流的想法是,因为人工智能的基础是算法,而算法是固定的,不具有创造力,因此,人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非理性能力”,如创造力、想象力、同情能力等。之前人类社会构建的基础是理性,为了让社会构架更稳定,会人为地在基层治理体制中加入限制或剥夺人类情感的约束,如父慈子孝、三从四德、包办婚姻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现代社会制度的确立,这些礼法开始被社会淘汰,而新的理性(如同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假设)开始建立,社会分工要求人们更加具有确定性、专业性和职业化。而人工智能时代又在告诉人们,应该适当释放某种有益的感性,因为这种“人味儿”是稀缺品,是人工智能永远不会具备的。 

  人工智能也在改变我们的教育方式,儿童的很多启蒙教育是用电脑完成的。据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会模仿成人的动作,而不是机器的动作。真人面对面的教学对于儿童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儿童永远无法真正学会。然而,就我亲身经历而言,我家孩子的很多技能,比如算数、拼音等是用ipad学会的,我不知道这对他会有何种影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未来的人类会把和机器交流当作理所当然。我们现在珍惜的“人味儿”将来可能会被新的一代排斥,因为他们也许更喜欢并习惯于和机器交流了。 

  如何避免被人工智能取代?我认为以下四类工作难以被人工智能取代:1.某些创造性极强的高端工作,2.某些深入人类社会的研究工作,3.某些专门为人类设计的文体活动,4.服务于人类情感交流的工作类型。但人工智能也是在不断发展的,以上四类工作只是基于目前对人工智能前景的想象,之后剧情的发展也许会让人难以预料。对此,应该持开放的态度。 

  三、人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 

  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非常简单地想,相比机器,人的独特性有很多啊,比如创造力、想象力、爱的能力、非理性、出错、情绪化、自主性等等。这些机器总不能模仿吧?人工智能有什么可怕呢?它们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啊。 

  事实是这样么?我也不知道。进一步想,生命本身不是一种程序么?我们所携带的DNA不就是编码么?根据这套编码和编码之间的交叉融合,有的时候再发生点变异,人类就这样一代一代传承,生命根据编码工作,周而复始。既然是编码,为什么人工智能不行?人类有感情,那么加入类似于影响感情的激素编码就可以了;人类会犯错,那么加入随机扰动就好了;人类有创造力,机器完全可以通过学习来达到创新。目前的人工智能受到计算能力和存贮能力的限制,以上这些设置看上去有点遥不可及;而一旦突破计算能力的限制,人工智能拥有的潜力是不可低估的,其拟人化的程度也会迅速加强。人的大脑是一种神经元链接的结构,如果未来人工智能可以模仿出人类大脑这样量级的计算能力,那么人和人工智能将无限接近。这也是为什么,前文那种思想实验是那么令高知人群恐慌,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具有自我意识的超级人工智能不是不可突破的技术。据说,北大的工学院和哲学系已经开始研究“机器人伦理学”了,听上去很可笑,但或许非常有前瞻性。 

  所以,人的独特性到底是什么?以我的见识,我能想到的,人的独特性不在于其它,而是所有有机生命的共性,即其生命的有限和其繁衍的本能。是这种生命的有限,促使人类向死而生,格外珍惜生命,格外具有求生的欲望。这种繁衍的本能,让人类代代更替,曲折向上,并发展出庞大而复杂的人类网络。这些,是机器永远体会不到的。没有死亡的概念,就不曾存在“生”的概念,也就不会真正具有自我意识,哪怕具有超级强大的大脑,那也不过仍旧是一个工具。当然,这种想法是现下的刻舟求剑,也许有一天,机器会相当程度地拟人化,从人类身上学习到求生的本能,而真正萌发出自我意识。到那时候,人类就不得不承认,人工智能不再是机器,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生命”了。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