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史研究在中国

契诃夫与高尔基

作者:李辰民第482(2018/08/07)期

契诃夫与高尔基

  1996年,笔者曾经拜访过莫斯科郊外的契诃夫故居——梅里霍沃庄园。在故居二楼,有一个很大的客厅。客厅中央是一张长方形餐桌,周围排满了橡木靠背椅。墙壁上挂着几幅列维坦赠送给契诃夫的风景画,墙角有一架钢琴。这就是契诃夫和他的粉丝、朋友聚会的地方。

  契诃夫搬进这个庄园是1892年。当时他32岁,已经是蜚声国内外的小说家和剧作家。契诃夫身材魁梧,气质高雅,待人温和,对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和青年艺术家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契诃夫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地的访问者、崇拜者,客厅里常常是宾客满座,笑语盈门。除了接待来访,契诃夫还要处理来信,回答粉丝们的各种问题。他很忙,但他从不将自己的崇拜者拒之于家门之外。这就是契诃夫。

  在契诃夫的粉丝中,有日后成为大作家的高尔基、库普林、布宁、魏列萨耶夫等,有在文学艺术道路上攀登和探索的男青年,也有充满幻想和浪漫激情的女青年,其中包括托尔斯泰的长女塔吉亚娜·托尔斯泰娅和后来成为契诃夫妻子的奥尔加·克尼碧尔。这些粉丝尽管年龄、身份、气质不一,但都有一颗对文学艺术虔诚信仰的心,维系着和契诃夫的友谊。

  在众多青年粉丝中,马克西姆·高尔基无疑是最令人瞩目的一位。

  契诃夫收到高尔基第一封来信是1898年10月。那时高尔基刚刚步入文坛,对契诃夫充满了崇拜和敬仰。他在信中说:“我想向您表露从少年时代就对您怀抱的真挚热烈的喜爱。我读您的作品,经历了多少妙不可言的时刻。有多少次我一边读着,一边流泪。有时愤怒得像掉进陷阱的狼一样。”高尔基还随信寄上自己刚出版的作品《特写与短篇小说集》,请契诃夫指教。

  契诃夫对这位素不相识的粉丝并没有怠慢。1898年11月16日,他给高尔基回了一封信:“十分尊敬的阿历克塞·马克西莫维奇,您的信和书我早已收到,而且早已准备给您写信,可是各种各样的事妨碍我动笔,请您务必原谅。我一有空就坐下来,给您详详细细写一封信。昨天夜里我读了您的《戈尔特瓦集市》,十分喜欢,因此考虑先给您写这么几行,以免您生气,把我想得不好。我为我们的相识非常非常高兴。”

  契诃夫说的不是敷衍了事的客气话。过了半个月,他果然又给高尔基写了一封长信。契诃夫在信中说:“您问我对您的短篇小说有什么看法。我可以告诉您,您具有无可怀疑的才能。比方说,在《草原上》这篇小说里,您的才能表现了不同寻常的力量。我甚至因为这篇小说不是我写的而产生了嫉妒。您的感觉出色。您善于塑造,也就是说,您在描写事物时眼睛看得见它,手摸得着它。这才是真正的艺术。”

  在这封长信里,契诃夫也坦率地指出了高尔基的缺点:“依我看您缺乏节制。您好比剧院里的一个观众在表达自己的快乐时那么不加节制,因而妨碍自己和别人听戏了。您的风景描写过于冗长,本来两三行就可以了,您却写上一整页。那些描写女人或者恋爱的场面,也使人感到缺乏节制。读者总是希望描写得紧凑一点,简短一点,要不他们就会兴味索然,甚至筋疲力尽。”在后来的信函里,契诃夫多次批评高尔基在文学描写中过多的“拟人化”“不加节制”和“缺乏优雅”,建议他去掉像“狗崽子、狗东西、呆鸟”这样的字眼。

  契诃夫对高尔基的喜欢是由衷的,对他的缺点的批评又是毫不留情的。

  高尔基也是真心把契诃夫当着自己的导师和引路人。每当有新的作品问世,高尔基总是首先寄给契诃夫,请他指教。看到好的作品,契诃夫更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连夜复信,大加赞扬。高尔基决定将自己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献给契诃夫,于是写了一段献词寄给契诃夫审阅。契诃夫回信说:“一般说来我反对把任何东西献给活人,不过这是泛泛而论。就个别情况而言,您把《福马》献给我,除了快乐和荣耀,我只能鞠躬道谢了。献词请您尽量不用多余的字眼,只要写上‘献给某某’就够了。”在后来出版的小说扉页上,果然印着一行献词:“献给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马·高尔基”。

  鲜为人知的是,契诃夫还是高尔基戏剧创作的向导。高尔基是从看契诃夫的戏开始对戏剧感兴趣的。契诃夫为了鼓励高尔基写剧本,亲自带他到莫斯科艺术剧院观看演员们排练,帮助他熟悉舞台、布景、灯光、道具,而且介绍他与大名鼎鼎的导演丹钦科和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相识。高尔基的第一部剧作《小市民》就是在契诃夫影响和指导下完成的,也是在契诃夫推动下,在莫斯科艺术剧院首演获得成功的。自此,高尔基的《小市民》《底层》等剧作,也像契诃夫的《海鸥》《万尼亚舅舅》《三姊妹》《樱桃园》等经典作品一样,成为莫斯科艺术剧院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

  1902年4月,因为高尔基参与革命小组的活动,遵照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命令,俄国皇家科学院撤销了高尔基的名誉院士称号。为了声援高尔基,抗议沙皇压制舆论的行为,契诃夫和柯罗连科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退出皇家科学院,毅然放弃自己的名誉院士称号。

  1904年7月,契诃夫在德国疗养胜地巴登维勒病逝。高尔基第一时间撰写长文《安·巴·契诃夫》,深情缅怀和沉痛悼念自己的导师。

  尽管高尔基的成长经历和契诃夫不一样,他们的政治信仰也不完全相同,但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对美的追求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他们由粉丝与偶像的关系发展成为亲密无间、心心相印的朋友关系,伙伴关系。这种情况并非特例。除了高尔基之外,还有布宁、库普林、魏列萨耶夫等著名作家,开始都是契诃夫的铁杆粉丝,然后逐步发展成为志同道合的文友。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