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中国已进入公共外交时代

作者:赵启正第287(2010/07/07)期

收到了刘江永教授寄来的日本六位作者的新书《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的中译稿。翻译此书是由2008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外事委员会举办的“中国公共外交和国际影响力”研讨会缘起的。会上,清华大学刘江永教授推荐了这本书,我当时就表示希望能尽快出版中文版。参加研讨会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郝平校长随后请该校的几位博士研究生迅速地完成了翻译初稿,又经刘江永教授作了最后的校核。 

  我赞成作者所强调的:公共外交是指在国际社会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本国形象的国际交流活动。公共外交的重点则在于改善民间的情感,扩大对本国友好的人群和提升好感度。 

  “公共外交”的概念最初起源于美国,现在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各国对它的定义大同小异,区别主要是对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的不同。我在中国的一些大学讲座中特别强调,除了政府和政府官员当然承担着公共外交的责任之外,凡有机会和有能力的民间精英人士应该有参与公共外交的自觉。许多曾经为中日关系作过贡献的人士特别珍视在1972年恢复邦交之前卓有成效的中日“民间外交”,我觉得把它列入公共外交中,就使公共外交的范畴完整了。为此我还画了一张图示,我的观点是跨国交流中的两个主体只要有一个主体是民众方就算是公共外交,两方都是民众自然就没有不列入公共外交范畴的道理了。 

  2006年8月,我率中国代表团赴日本东京参加了由《中国日报》社和日本言论NPO组织的“第二届东京—北京论坛”。我在论坛主旨发言时,把“公共外交”当作关键词作了着重阐述,希望中日双方继承两国公众间友好交往的传统,并努力扩大交往的渠道和对象,加深彼此的深入了解和互信,克服不信任感,为中日两国关系向好的方向发展创造积极的两国国内社会环境。 

  2007年3月,我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大会上发言,提出政协委员由于其所代表的界别广泛,应当是公共外交的积极承担者。2008年我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后,经委员们一致同意在委员会内成立了“公共外交小组”,并推举政协外事委副主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先生担任了该组召集人。一年来,这个小组积极研究了在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意义,还在筹划如何普及公共外交知识。 

  由于中国实行开放政策只有30年的时间,加之文化的差异和利益的冲突,西方媒体对中国的报道时有误解、偏见乃至歪曲。这不利于中国,也影响西方公众的对华认知和西方国家的对华政策。可以说,较准确地认识中国这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和谐的必要因素。这是我极力促进中国公共外交活动的主要原因。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化,更好地向世界说明中国的真实情况,成为中国和平发展的基础工程。中国人不但要会听,还要会说,会交流,公共外交的场合无处不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公众与世界公众广泛交流的机会,这两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公共外交是一个了不起的跨国文化交流的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公共外交”实践的最高境界。 

  本书的一大特点是:具有丰富公共外交实践经验的外交官、学者、媒体人和社会活动家担任作者,其中我熟悉的有在中国工作多年的杰出外交官井出敬二先生。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就日本、美国、中国、英国、德国等世界主要国家开展公共外交的历史、现状、机构、对象和具体做法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本书对21世纪日本如何开展公共外交提出了政策建议。读者可以从中看出日本公共外交今后的方向。我还惊奇地从译文中发现,书中列举了我的一些公共外交活动,作者细致的调查和分析的功夫令我感动。 

  虽然,原著是从日本的情况、立场和角度撰写的,中国读者未必能认同其中的每个观点,但是此书对于我们研究和开展公共外交具有参考价值。因此,我愿意随同刘江永教授向有机会参与公共外交活动的中国人士推荐。 

  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公众与世界公众广泛交流的机会,这两会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公共外交时代。 

  公共外交是一个了不起的跨国文化交流的大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公共外交”实践的最高境界。 

■赵启正 《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5月第一版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