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垣先生与国际汉学

加热冷科学

作者:赵强第297(2010/12/15)期

 
歪头思考的穴鹄



  《猫头鹰王国》中每类猫头鹰的3D造型和生活习性都有其动物分类学上的来源。据说原著者凯瑟琳·拉丝基跟猫头鹰一起生活了十年,而剧组中从导演、制片到动画设计组,都接受了系统的猫头鹰知识培训并去往澳洲和欧洲的保护区长期体验生活。片子拍完,几乎每个人都成为了业余猫头鹰专家。一位中国的鸟类研究者接受《新京报》采访时盛赞电影人的科学态度,并慨叹,在中国这些冷知识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内行看门道,认可了影片中的细节;外行看热闹,其实比内行更为苛刻——不仅要求严谨不穿帮,还得要求过瘾有嚼头。科技时代的文化,意味着对文化的每个细节都或多或少进行过知识考古学式的梳理。转换到概念、话语和其他符号形式上,功夫下得深不深,只要不迷信权威,用不着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谁也不会关心苹果应用了多少人体力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冷知识,但这些积累无一不为苹果产品的魅力加分。 

  无论基于理论科学的世界观,还是基于实证科学的技术细节,西方文化中的表达方式都极具逻辑性;略显死板,但一招一式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和国内颇为吃得开的大小忽悠们形成鲜明的对照。毕加索是个很好的比喻,《格尔尼卡》变形到了极致,而他的素描却浸泡在解剖学的血液之中。夸张和变形究竟是为了掩饰物理,还是张扬着深度的具体和实在对精神的冲击。没有这个传统,我们很难体会到其中的矛盾。文化和艺术吸收了足够的理性营养,逐步进入反哺的时代。“计算机书名曾经的关键词:21天、从入门到精通、深入浅出、权威、宝典;现在的关键词:之美、之道、之禅、之魂、艺术。”科技从着眼于功用发展到直指人心,微博上这段小语录可管中窥豹。可笑还是可恶,实在不得而知。最近,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的“表演”给了人们足够的谈资。 

  NASA用预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吸引了足够的眼球,接连发布了两个震撼人类的消息。一个是位于地球附近的不寻常物体——距离地球5000万光年的30岁的黑洞;另一个是太空生物学的非凡发现——加州莫诺湖有一种新的细菌,用砷取代磷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两次都以为NASA要公布外星人消息的八卦爱好者们大失所望。除了用有限的物理学常识争论争论5000万光年外的黑洞是否可能才30岁之类的话题外,他们一无所获,各干各的一份事去,并有可能对NASA以后的媒体手段表现出适应性免疫。当然,也有嘉宾在发布会的红地毯上表示:“科学始于当你不相信专家之时。”这句话流传很广,群众纷纷表示中国人不仅敢于而且乐于怀疑专家,但不明白这跟科学进步能扯上什么关系。有幸从科学松鼠会那里得到了一些阐释,原来生物学界的定论是生命的六大基本元素是CHONPS(碳氢氧氮磷硫),DNA的分子结构中可以出现砷,对生命的定义于是有了前所未有的视角。 

  自然科学在默默支撑着文化的同时,加速了人文化的走向。生命从何而来,向何而去,一向是人文学科的终极关怀。当听腻了一些玄之又玄的解释之后,猛然出现的新物种,悄悄打破了局外人闻所未闻的常规。自然科学框架内视野的无限拓展,逐渐逼近了人类的想象力,并从逻辑上逼近生命的真谛。新的发现和新的方法可以激发出人文中久违的目的性,我们逐渐发现生物学和物理学的专门研究更能满足人们的好奇和审美之心。这个现象被描述为科学的人文转向,和多年前人文社科的语言学转向正好相反。那个时候,人文学科试图借鉴自然科学的范式;而现在,自然科学渴望着似乎本属于人文和艺术的想象力。想象力让科学重新进入寻常百姓家,NASA发布会的意义似乎正在于此。一些人渴望的外星人以及风传的巨变和末日这些大场面背后,科学逐渐摆脱了肉体观察者的局限,开始加热着人们慢慢变冷的头脑。宇宙和生命,都有着无限的可能性,还有什么最基本的常识能禁锢我们的思维呢?失望而去的人,也许只配在一次又一次的忽悠中自得其乐。


本版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