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

里昂中法大学的历史记忆

作者:郝平第346(2013/03/19)期

 
里昂中法大学校门


 
1929年4月,里昂中法大学教职员及学生合影


 
《赤光》封面



  一 

  今年1月,“中法语言年·法国汉语年”在法国圆满闭幕。我在参加闭幕式后,转赴里昂,造访了心仪已久的里昂中法大学。 

  1月正是法国最冷的季节。25日,我们一行人乘坐高铁到达里昂巴迪区火车站时,里昂正刮起北风,驱车赶往里昂中法大学时,天又断断续续下起雨雪,冰冷刺骨。里昂中法大学位于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旧军营圣伊雷内城堡,车一到半山坡,就见到旧军营特有的高墙大院,石堡城门上用法语和汉字镌刻的“中法大学”仍依稀可辨,充满着历史沧桑。寒风雨雪中,两位上了年纪的法国女士早已在校门前等候了,一位是里昂中法学院(1980年重建后中方译名)院长米歇尔·埃马尔女士,另一位是当地向导。我们像久别的朋友,立即冲下车去,与她们握手寒暄,两位法国老人的热情让我们倍感温暖。 

  她们是专程赶来陪同我们参观校园、介绍校史的,两人一点儿也不理会如此恶劣的天气,始终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讲述着每一个动人的故事,言谈话语里对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充满感情。 

  里昂是法国第三大城市,以教育事业的发达驰名欧洲。它还是丝绸之路在欧洲的终点,自古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及至1900年,里昂在法国开设中文教学,并于1913年率先设立了中文教授职位。可以说,在里昂创办中法大学,既是时代的因缘际合,又是历史的必然选择。1921年,里昂中法大学由中法双方合作建立,专门招收中国学生入法接受高等教育。直至1946年停止招生,里昂中法大学一直是中国境外大学的典范。 

  在两位向导的带领下,我们遍览了面积不大但感觉亲切温馨的校园。这里遍植树木,可以想见夏天繁盛葱郁的景况。学校的主要建筑是由红色砖瓦砌成的两栋男女生宿舍楼,还有一个提供假日活动的大会议厅、一间化学实验室、一座供研究和休闲的图书馆、一个俱乐部、一个餐厅,以及网球和篮球场,可见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生活与课外活动是那样丰富多彩。校园里还有一处罗马墙壁遗址,既是校园唯一的一处景点,又是学生开展活动的地方,由此处举目远眺,里昂旧城一览无余,那时候的中国留学生经常在墙壁下拍照留念,把照片寄回家以慰亲人思念。 

  二 

  两位老人把我们带到了宿舍楼里的校史陈列室,向我们讲述了中法教育交流的历史。尽管此前就对中法文化交流的历史有所了解,但真实地置身于里昂中法大学这个有着里程碑意义的历史胜地,切近地感受那一代中国学子“放眼看世界”、民族救亡、学成报国的求索历程,仍然让人感慨万千。 

  中法大学的建立发生在20世纪初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既是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的延续与突破,也对中国革命的兴起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轰轰烈烈的中国赴法勤工俭学运动,仿佛时代的洪流,催生了中法大学这所特殊的学校。中法交流的先行者李石曾在此中扮演了发起人的重要角色。李石曾,河北高阳人,1902年随清政府驻法公使孙宝琦赴法留学,后一直致力于推动中法乃至中欧的交流合作。1908年,他在法国巴黎郊区的加尔那·哥伦比村创设了一家大豆加工厂,为三十多位中国人提供工作,后又在工厂附近开设了一所学校,让这些青年人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这是留法勤工俭学的最初尝试。 

  辛亥革命时,李石曾回到国内。为“输世界文明于国内”,1912年,他与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蔡元培等有识之士在北京成立“留法俭学会”,以使更多的学生、青年能够以低廉的费用赴法留学。1916年,李石曾、蔡元培等又与法国教育界人士在巴黎发起“华法教育会”,并在巴黎创办了一所华工学校,对在法华工进行职业培训和文化教育。1917年,李石曾和蔡元培在北京又相继成立“华法教育会”和“留法勤工俭学会”,鼓励、指导并资助有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这项运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的积极响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毛泽东也和蔡和森等新民学会的同志一起,积极组织湖南青年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还想方设法为奔赴法国的湖南青年筹集旅费,并得到章士钊的大力援助。这也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佳话。 

  勤工俭学为普通青年开辟了一条留学的道路,使他们得以走出国门,放眼世界,接受现代文明教育。开启民智、改良社会、振兴国家的理想,鼓舞着那一代热血青年。据不完全统计,有近两千名勤工俭学生赴法留学,就读三十余所学校,在六十多处工厂做工。他们中涌现了相当多栋梁之才,有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林风眠、作家盛成等等。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革命领袖蔡和森、周恩来、陈毅、聂荣臻、邓小平等,在法国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冒着被抓捕和遣返的危险,积极开展爱国救亡活动,抒写了一篇篇动人的历史篇章。 

  随着勤工俭学运动的不断深入发展,中法交流也从知识技能的层面向教育制度、理念的层面扩展。为输入先进教育体系、培养高端人才,建立中法大学成为两国教育界的共同愿望。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李石曾、蔡元培等人就多方奔走,动员法国退还庚子赔款,发起成立中法大学,以推动中国留法教育,加强中法文化交流。中法大学由北京中法大学、广东中法大学和海外中法大学三部分组成。其中,北京中法大学在西山碧云寺法文预备学校的基础上扩充为文理两科,于1920年率先成立。海外中法大学的首选之地则是里昂,里昂不仅有一个有利的文化环境,更主要的是李石曾、蔡元培的计划受到市长埃里奥先生、里昂大学校长儒班先生以及医学院院长雷彬先生的大力支持。同时大学校址也得到了妥善解决,法国军事作战部把富尔维耶尔山丘上的旧军营圣伊雷内城堡划归里昂大学,作为中法大学校址。1921年7月,“中法大学协会”注册成立。7月8日,里昂中法大学宣告成立。北京中法大学负责为里昂中法大学组织学生入学考试。经过层层选拔,里昂中法大学首批127名新生漂洋过海,于当年9月25日正式入学。 

  三 

  里昂中法大学的创立,即是李石曾、蔡元培等中华民族“放眼看世界”的先驱,以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寻求强国富民道路为初衷。因此,它从未置身于中国发生的变化之外。它的建立和发展始终与勤工俭学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历程相交织,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着特殊的地位。 

  早在中法大学成立之前,留法勤工俭学生即为争取合法权益,发起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法国经济进入低谷,留法勤工俭学生面临失业失学、生活无着的困境。中法政府却欲在此时摆脱资助勤工俭学这一负担,对学生的困境置之不理,缺乏妥善尽责的安置。 

  针对这样严峻的情势,勤工俭学生在1921年里组织了三次大的斗争:2月28日,留法学生在巴黎集会,向北洋政府抗议,争取“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中国驻法公使陈箓对学生的要求置之不理,但不得不忍痛拨款,以维持学生之最低生活所需,不敢执行“遣送回国”的指令。6月,北洋政府派专使同法国密谈借款,以全国印花税、验契税和滇渝铁路的修筑权为抵押。学生和在法华人群起攻之,最终取得胜利,却令法国和北洋政府停止发放勤工俭学生的“维持费”。同年9月,更是爆发了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中法大学筹建之初,筹建方本承诺解决勤工俭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但在建成时中方负责人违背前言,将勤工俭学生拒之门外,而从国内招收正规大学生入学。为争取“生存权,求学权”,勤工俭学生开展了“争回里昂中法大学”运动,通过谈判、游行、占领校舍等方式抗争。运动最后遭到法国政府镇压,蔡和森、陈毅等104人被遣送回国。 

  经历1921年的三次大斗争之后,勤工俭学生得到了极大的锻炼,革命的思想和信念更加清晰坚定。他们中的先进分子,如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更加认识到在法国建立一个严密的有战斗力的共产主义组织的必要性。1922年6月,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在巴黎正式成立。同年冬,参加“少共”的共产党员组成了中国共产党旅欧支部,领导留法学生继续开展斗争,并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党员。作为中国赴法留学生集中地的里昂中法大学,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周恩来、李富春、陈毅、聂荣臻、邓小平等人都曾在此组织和开展革命活动。1925年上半年,邓小平被特派到里昂,负责里昂地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并掀起了声援国内“五卅”运动的浪潮。 

  在里昂中法学院的校史馆里,我们看到了中国旅欧共产党和共青团组织的机关刊物《赤光》以及“五四”时期的著名刊物《新青年》。这些进步刊物当时在里昂中法大学学生中广为传看,周恩来、邓小平等都亲自参与《赤光》的编撰。里昂中法大学不仅见证了中国勤工俭学生的海外奋斗,也成为共产主义思想传播的重要根据地。现在,里昂市立图书馆中文部还收藏着许多已绝版图书和部分中文期刊,共六万多件文献资料。这些宝贵的文献记录了中国革命星火燎原的历史一页。 

  四 

  随着里昂中法大学的建立,旅法留学运动由普及性教育开始转向知识精英的培养,不但成就了一批革命领袖人物,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科学与教育精英。校史馆展示了这方面的内容。 

  在筹建里昂中法大学时,参与建校的中方大学就明确提出要求:里昂中法大学应该是一所高等学校,学校培养的是精英人才,实行公开招考、择优录取政策。而李石曾、蔡元培等人也一直热望将法国先进的教育制度引进中国,中法大学的建立就是一次以完全正规的形式为中国培养高级学者和研究人才的尝试。 

  从1921年始创到1946年停止招生,注册的中国学生人数为473名,他们在里昂中法大学学习语言及基础学科,也可选读法国其他大学的专门课程,和法国学生共同学习。学习专业以理工科为主,主要分布在基础科学、工业技术、纺织、商业贸易、市政工程、建筑、航空等学科领域。大部分学生获得了高等教育文凭,其中131人获得博士学位,60人获得工程师文凭。多数毕业生选择回国工作,以1930年回国的100名学生为例:44名成为中学校长、美术学院教授以及医院的院长或政府机关人员,50名当上了大学或研究中心的教授。在里昂中法大学的毕业生中有许多杰出人才,他们成为沟通中法、传播先进文化思想和科学技术的代表人物。其中有居里夫人的学生、中国放射学科的主要奠基者和倡导者郑大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碑的设计师林克明,著名汽车工程专家何乃民,著名科学家汪德耀,法国语言文学专家郭麟阁,文学家和诗人罗大刚、戴望舒,艺术家、被誉为“敦煌守护神”的常书鸿,画家王临乙,文学翻译家沈宝基,以及把《红楼梦》翻译成法文的李治华,等等。可以说,里昂中法大学实现了创立的初衷,为中国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培养了一批高级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中国向里昂中法大学派遣留学生的工作基本中断,1950年之后城堡中已经没有中国留学生。直至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赴法留学人员不断增加。1980年,在老校友的积极倡议下,经里昂大学马莱基教授的多方努力,里昂中法学院终于重新恢复。 

  五 

  跨越百年岁月,圣伊雷内城堡依然庄严地矗立在富尔维耶尔山丘,而凝结其中的那段锐气蓬勃、风云激荡的历史,则牵引着一代中国人的难解情怀。1975年5月,当邓小平在时隔半个世纪之后,以国宾身份再次踏上法兰西国土时,让人们惊讶的是,他在国事访问之余,还专门托人购买了几百只法国羊角面包,带给当年一同在法国勤工俭学的周恩来、聂荣臻及李富春夫妇,一起重温当年的时光。1980年,邓颖超率全国人大代表团访问法国,专程参观里昂中法大学,在大门前默思良久。 

  而今又已过去多年,这份沉甸甸的“记忆的责任”已传递到我们这一辈。有那么多的重要人物在这里汇聚、成长,有那么多的思想、知识和技术从这里传到中国,这里曾经对中国的社会进程和革命发展产生过那么深远的影响,我想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中法大学应该成为两国新时代文化交流的古老而更新的纽带,作为20世纪中法文化交流的集体记忆载入两国关系的历史中。 

  现今,位于皇城根的北京中法大学旧址已成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并被改造为文化创意产业园,在保护古老建筑的基础上,举办各类展览交流。2012年举办的展览“1912—2012:中国·法国百年对话”就展示了百年中法文化交流、特别是中法教育合作的历史脉络。而里昂中法学院目前由法方承担管理工作,“为已有大学学历或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提供一学年高水平的进修学习”,管理形式已不同于原来的里昂中法大学。我想,如果中法共同合作,将中法大学重新建成一个中法学生交流的重要窗口,作为留学生到法国留学的培训中心,对他们进行历史、语言和文化教育,这对于他们在法国的进一步深造将有更深远的意义。 

  中法大学曾经在中法教育文化交流的历史上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以它为代表的留法勤工俭学、教育救国的历史,既是中华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法两个伟大国度相互认识与理解、建立深厚友谊的见证。两位老人对中法学院滔滔不绝的讲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坐在车里的我,看着雨雪里远去的两位老人的身影,深深感到,只有人文交流才能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人民的互相了解,这正是一个多元世界共生发展的理想基础。中法大学的历史值得被书写、记忆和传承,故人虽逝,风物长存,这正是那一代人留给我们的无价遗产。


本版主要内容